科研动态
夏志国教授获“中国稀土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称号
日前,12bet中文官方平台官网夏志国教授荣获由中国稀土学会颁发的“中国稀土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称号,成为本年度获得该奖的7位优秀青年科学家之一。
2017年中国稀土学会发起并设立“中国稀土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是为了推动我国稀土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快稀土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鼓励我国青年稀土科技工作者献身于稀土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奖励对稀土科技和工业发展作出贡献的青年稀土科技工作者。首届评选活动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经中国稀土学会组织同行专家评选并公示,最终评选出7位活跃在我国稀土科研和产业化一线的青年科技人才。
夏志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市青年英才等人才称号。2008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曾分别在意大利比萨大学物理系、台湾大学化学系和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开展访问研究。2014年作为人才引进就职于12bet中文官方平台官网。目前主要从事稀土掺杂固体发光材料与无机固体化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白光LED用稀土发光材料的新物相发现、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领域取得系列性研究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包括Chem. Soc. Rev. (1篇)、Prog. Mater. Soc. (1篇)、Acc. Chem. Rev. (1篇)、J. Am. Chem. Soc. (3篇)、Adv. Funt. Mater. (1篇)、Chem. Mater. (1篇)和J. Mater. Chem. (C) (18篇)等。
夏志国教授长期从事无机固体发光材料的研究。无机固体发光材料通常是由无机基质(稀土或过渡金属)和激活离子所组成,而基质体系对于激活离子的发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前期提出的利用 “结构单元共取代”的策略以实现新基质发现和发光性能的可控调变,最近,课题组进一步发展并普适性地在多个稀土发光材料体系设计中运用了这一共取代策略,实现了多种不同基质体系的稀土发光材料结构构筑。
鉴于以上研究成果,课题组应邀为Prog. Mater. Sci.撰写了综述论文(Progress in discovery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color conversion phosphors for LEDs),该综述对不同的发光材料体系结构设计思路及“结构单元共取代”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另外,课题组还扩展“结构单元共取代”的策略,将其用于多种无机固体光功能材料的结构设计,如图所示,结合课题组与美国西北大学Kenneth R. Poeppelmeier课题组在这一固体材料结构研究领域的工作,应邀为Acc. Chem. Res.撰写了综述论文(Chemistry-Inspired Adaptable Framework Structures),这些系列研究工作为新型无机材料的研发提供了相应的晶体学基础(Acc. Chem. Res. 2017, 50, 1222.)。
在可调框架结构中运用“结构单元共取代”的策略可实现多种无机固体光功能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新材料发现(Acc. Chem. Res. 2017, 50, 1222.)
以上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